IEM要闻

首页 / IEM要闻 / 正文

高过载长脉宽大型结构冲击实验装置顺利通过技术指标评审

发布日期:2023-05-12 浏览量:

5月11日,高过载长脉宽大型结构冲击实验装置技术指标评审会在西北工业大学顺利召开,该装置依托国家重点项目,我校李玉龙教授课题组负责研发。会议在西北工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

应项目组邀请,兰州大学周又和院士、北京理工大学黄风雷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姚小虎教授、宁波大学周风华教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二研究所汪仪林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王桂吉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吴亚东高级工程师和刘帅帅工程师等来自国内七家单位的8位专家组成了论证专家组,周又和院士为评审专家组组长。参加本次评审会的还有课题承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李玉龙教授课题组团队。

评审会由课题负责人李玉龙教授主持。航空学院院长索涛教授致欢迎词,项目总体负责单位代表吴亚东高工介绍了项目整体情况。西北工业大学郭亚洲教授代表项目研发团队从背景意义、装置特点与技术参数、研制进展、知识产权保护、总结与展望等方面,对项目情况进行了全面阐述。与会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现场考察了高过载长脉宽大型结构冲击实验装置运行情况。在之后的专家评审环节,周又和院士与各位专家高度认可了该项目的重大科学意义与工程价值,一致认为该实验装置技术指标符合合同书要求,并对项目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高过载长脉宽大型结构冲击实验装置基于霍普金森杆和电磁感应基本原理,摒弃了传统机械冲击产生加速度脉冲的方式,通过充电电容、电压的设置达到精确控制加速度脉冲幅值和脉宽的目标。该装置可用于考核航天器等装备在级间分离等冲击载荷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和真实火工品爆炸实验相比,该装置具有周期短、成本低、重复性好等优点,有望成为相关装备抗冲击考核的标准装备。

李玉龙教授团队自2013年提出电磁加载霍普金森杆(E-Hopkinson Bar)概念以来,在该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的支持下,形成了一批专利技术。利用所研发的装置开展了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高应变率力学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此次高过载长脉冲大型结构冲击实验装置是电磁霍普金森杆的进一步拓展,针对大型结构,首次实现了高过载、长脉冲和高重复性的同步实现。该装置可提供一个精确模拟爆炸解锁等冲击环境的平台,解决了考核实验成本高、重复性差的业界难题,有望在航天、航空、兵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撰稿:吴宇、郭亚洲  审核:索涛)